第两百七十六章 开诚布公(4/4)

“……”朱由校的话,让陆文昭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张了张嘴,又很快闭上了。

“事情如此,不怪你们……”

朱由校一直看着窗外,眼底尽是平静,如一潭死水般,掀不起半点波澜。

“朕还年轻、也在位上,只要朕在位一日,弟弟便依旧是大都督,你让黄龙、满桂他们放宽心,别做什么让弟弟为难的事情……”

一席话,让陆文昭浑身汗毛竖起,瞳孔紧缩。

“万岁怎么会知道……”

此刻的陆文昭在回溯脑中的记忆,从满桂找他开始,中途有没有什么别的人?满桂和黄龙的联系又怎么会有人知道?

一时间、陆文昭敢肯定,皇帝在自己手下中埋了钉子,但他却没有什么时间来反应。

“朕和弟弟尚年轻,所以你等都可以放心。”

“等你们退下去了,若是想留在大明,朕也会和弟弟、太子商量。”

“如果你们想前往齐国,朕也不会阻拦。”

“你们若是做出一些傻事,朕并不在意,全因弟弟会领兵出征……”

朱由校沉着眼眸,平静的看着窗外,语气平和。

不过、过了数秒,在陆文昭警惕时,他又慢慢开口道:

“只是事情若是真的发生,弟弟或许会难以接受。”

“你应该也知道,你们的这位齐王殿下,太重情义……”

朱由校的位置正在被威胁,眼下的他,即便是能直接掌握的皇城三卫和大汉将军,也都是满桂他们训练出的兵马。

如果满桂要反,并且口号还是要扶持齐王坐上皇位,那整个五军都督府,近八十万大军,举旗者的数量不会少。

只是面对这样的威胁,朱由校却还在平静的和陆文昭沟通。

或者说、他在和不安的诸将沟通。

他并不害怕诸将造反,因为哪怕有大军反叛,他只要带着净军和太子跑到齐王府,然后躲在齐王府内,便没有人能奈何他。

他相信自己弟弟能平叛,也相信能平的很好,但平叛的最后,面对满桂等一众由自家弟弟一手提拔的将领,自家弟弟又该如何自处?

挥刀杀了满桂他们?

如果朱由检下得了手,恐怕局面也不会如此诡异了。

他是人,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机器。

他也和满桂他们朝夕相处,有说有笑,并肩作战。

他也和他亲手训练的兵马们共处燕山,欢声笑语、远征河套……

现在转过头来,要他举刀把这群昔日的同袍、属下,亲自下令将他们斩首,那他心中又会是怎样的感受?

朱由校很清楚,恐怕自家弟弟会一蹶不振,或者就此颓靡。

他不想让自家弟弟陷入两难,因此他选择放下身段,好好的和这群认为自身安全无法保证的诸将沟通。

这样的沟通,放在政治上,简直就是幼稚、乃至愚蠢的行为,因为朱由校把自己的底线和底牌给暴露了。

可问题是,在这一场政治斗争中,没有谁是因为想着权力去发动斗争的。

满桂、黄龙他们已经位极人臣,哪怕朱由检当了皇帝,他们实际上官职也不会有什么变动。

一两个勋爵,他们正常陪伴朱由检征战下去也会有,没有必要为了这个造反。

说到底,他们担心的是人心,担心在朱由检走后,自己一方遭遇皇权的清洗。

古今往来,这样的事情发生太多了,尤其是在几十年前,张居正病逝后,戚继光、戚继美、戚家军等一众将领的下场,犹如一柄悬在头顶的利剑,时刻警醒着他们。

他们不觉得皇帝会愿意让他们全部都前往齐国,只因为他们一走,基本上整个大明现存的四成将领都要离开。

只是出乎了陆文昭和满桂等人的预料,皇帝现在明确说明了会放他们离开,并且让他们继续就任的话。

在得知手下将领有不臣之心,还愿意开诚布公劝阻的,恐怕朱由校也算是古今往来第一人。

只是陆文昭在想,皇帝到底是因为手中的底牌不够多而使出缓兵之计,还是另有图谋。

古今帝王手段无数,麻痹骄兵悍将后,等待时机发动雷霆一击的案例并不在少数,容不得陆文昭不警惕。

他试图和朱由校对视,但朱由校一直看着窗外的雪景,让他无从下手。

在他陷入两难的时候,马车停了下来,而陆文昭依旧下意识的为朱由校打开了车门。

朱由校瞥了他一眼,没有多说什么,径直走下马车,随后在乾清宫门净军的“万岁”声中,渐渐消失在了陆文昭的眼前。

望着关闭的乾清宫门,陆文昭心中百感交集,十分纠结。

这些纠结,最终只化为了一声叹息。

他走下马车,最后看了一眼乾清宫门后,便转身一深一浅的走向皇宫外。

红墙白雪下,他的背影显露出不符合他年龄的暮气,让人叹息……

(本章完)

/129/129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