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观音也要给面子(1/1)

这“观音禅院”从远处看来,处处散发着幽静禅意的味道,仿佛是那深山幽林之中的超然隐世寺庙,但当唐三藏踏足其中,特别是此处正殿之内,扑面而来的却是一种“土豪金”的味道。

金碧辉煌,映照生辉,却是将那股幽静禅意的味道彻底破坏殆尽,重新将这隐世寺庙拉回到俗世当中。

特别是这些所谓的金碧辉煌,还像是镀金的,与唐皇李世民的那大殿相比,处处有着低劣庸俗的味道。

而置于正殿之中的那尊观世音菩萨像,更是将这种“土豪金”的特质发挥到了极致,看得唐三藏那是双眼发愣。

虽说唐三藏心底里对于观世音菩萨保持着极深的警惕,但也不得不承认她那圣洁庄严的气质,下意识便让人本能产生信服仰慕之感。

她,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头戴宝冠,身披天衣。缕缕霞光缠绕,阵阵佛音伴身……

将美貌演绎到极致的同时,却又不失庄重圣洁,绝对称得上是佛教合格的门面人物。

而眼前这尊观世音菩萨像呢,且不说五官、神韵像或不像,便是那种珠光宝气,镀金涂层,却是尽落了个下流。

恰时,一名戴着嵌着猫睛石的毗卢方帽,身着一领金边晃亮的锦绒褊衫,杵着满是云星宝石的拐杖老和尚缓缓地在两个小童的搀扶下出现。

这名老和尚微微睁开他那浑浊的眼睛,看着大殿之中那位端坐于椅子之上,微微昂起头颅注视着观世音菩萨像的僧人,当即眼前一亮,恍若见到了佛子降临一般。

“这一位,想必便是从大唐而来的高僧吧?”

“贫僧唐三藏,见过主持。”唐三藏当即起身,行了个佛礼道。“途径宝地,却是叨扰了。”

“无碍无碍,老衲金池,能与大唐高僧切磋佛法,却是一件幸事。”金池长老同样回了个礼,老态龙钟地在两个小童的搀扶下坐好后,中气十足地说道。

“适才看到三藏大师目视这持莲济世观音像良久,可是被其所震撼到?”

唐三藏一闻此言,颇有些不解其意,但还是下意识地随口夸赞道。“的确不错。”

“嘿……”一谈及此事,那金池长老的语气都忍不住高昂了些许,嘴巴微微裂开,那满是皱纹的老脸挤到一团,笑着说道。

“三藏大师,这持莲济世观音像可是老衲这‘观音禅院’的名头所在,浑身由佛金打造,曾由方圆百里内九座寺庙轮流供奉开光,高达……”

听着这金池长老絮絮叨叨的说个不停,唐三藏却是明白了这金池长老无非是想要显摆一番,故以开始卖弄了起来。

这……不会是和贫僧内涵类似的和尚吧?

明面说是交流佛法,实则另有算盘。

只不过,贫僧惯用拳头交流佛法,而这个金池长老却是打算通过显摆宝贝交流佛法。

观世音菩萨托梦对象,就是这种货色?

唐三藏当即微微后仰身子,朝着猴子打了个眼色,示意他用火眼金睛查看一下这个传闻已二百七十余岁的老和尚是什么来路。

而猴子瞧着唐三藏的反应,当即会意地点了点头,往前踏了两步,仰着头颅撇了一眼那尽显庸俗的观世音菩萨像,开口说道。

“呔,你这老和尚当真不要脸,俺老孙的师父乃大唐第一高僧,什么佛像不曾见过,何须你这般卖弄显摆?更别说便是观音菩萨那婆娘在俺老孙的师父面前,也需给三分薄面,言语之间予以尊重。”

???

面露谦逊笑容的唐三藏当即就愣了。

不是……猴子,贫僧是让你用火眼金睛瞪一瞪对方,瞧瞧路数,怎么一下子你便强行出头帮为师装逼了?

不对,圣僧之事,怎能用“装逼”这种低俗之语。

这猴子,怎生这般暴露自家跟脚?

当即,唐三藏豁然起身,怒斥猴子道。“你这泼猴,好生无礼,须知出家人不打诳语,南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何等尊崇,怎容这般称呼?”

“退下!”

随着唐三藏最后一声怒喝,猴子先是一懵,随之一脸不忿地退到了白龙马的旁边。

而此刻大殿之上“观音禅院”的众多僧人却是陷入了震惊万分的状态之中,愣愣地注视着那个俊俏异常,一举一动之间充满了感染力的年轻和尚。

此处,可是“观音禅院”!

而眼前这个和尚据那个猴子所言,便是观世音菩萨亲临,也不敢在他面前无礼?

“嘶……”

先是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响起,随即阵阵僧人的嗞笑声回荡于大殿之中。

“噗呲……”

位于上座的金池长老那老态龙钟的脸更是皱成了一团菊花,笑道。“三藏大师,你这徒弟怕是刚入门不久吧?不会是将某些山野村姑错当成观音大士吧?”

说到这里,金池长老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唉……我佛虽说众生平等,但畜禽一类却是难以领悟佛法精妙。普度众生……难哉!以致于还会出现错认大慈大悲观音大士的笑话……”

“三藏大师,还需好生教导你那弟子才是呀。”

显然是作为“观音禅院”的主持,金池长老听闻区区一只猴子这般小视侮辱观音大士而心生恼怒,言语之间暗藏讥讽,嘲笑之意不言而喻。

而猴子被这番话一激,已然暴怒非常,换做平常,当真是将这个老和尚一棒敲个稀巴烂了事。

只不过唐三藏尚且站在他的跟前,师父未曾出声,猴子衡量了一番,却也没有为了这么一个老眼昏花的凡人而逾越的想法,免得恶了自家师父。

别说是猴子,便是脾气甚好,儒雅随和的唐三藏有些哑然失笑之余,也不禁有些恼怒了起来,愠声道。

“金池主持,切勿自误,以自身见识衡量世间诸事,却未免过于武断。”

随着唐三藏的表情一肃,却是散发着凛然之势,活了二百七十载有余的金池长老都下意识颤颤不敢出声,更毋论大殿之上的其余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