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与李渊彻夜长谈(2/2)
“哈哈,姓不姓李都一样,咱们是亲兄弟。”
“对!亲兄弟。”
饮完杯中酒,高不二向李渊建议道:“如今我大唐地域极广,必须要加强京城与地方的联系,这是国家长期稳定的基础。”
“兄弟说的不错,你是想让为兄仿照始皇帝一样在全国修建驰道吗?”
“当然不是,而今天下初定,正是于民休养生息的时候,如果广征民夫无异于走杨广的老路。”
“兄弟有更好的法子吗?”
“大哥让人拿笔墨来,我与大哥边画边讲。”
李渊起身从龙案上拿过来朱笔、红泥给高不二道:“你还会丹青呢,这个你凑合着用吧,我们兄弟俩就不叫外人来打扰了,今晚我们促膝长谈。”
高不二接过,道:“我以前听海外有人讲过,只能凭想象画,我也一直在研究,因为这些年安定不下来,到现在还没个眉目。”说完就在宣纸上将后市的钢轨、火车画了出来。
李渊看了许久,皱眉道:“这是何物?”
“听说是一种不用人推、牛拉的交通工具,上面的叫火车,听说是烧煤产生水蒸气推动车跑,就像我们水壶烧开之后水汽推着壶盖上下跑一样。下面两根是用铁做的轨道,轨道铺到那里,这火车就能跑到哪里,听说一个时辰能跑六七十里,远非人力和牲畜之力可比。”
“这东西妙啊,不知道那人在何处,我们找他来仔细问问。”
“我也许久未见了,所以就只能自己琢磨,这真要弄出来,可以缩短京师到各地的时间,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未来兄弟就打算把时间全部花到这上面了,也许几年、也许几十年甚至几代人才能成功。”
“兄弟尽管去做,我全力支持你,咱们完不成就让建成他们接着干,这绝对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功勋,我期待那一天。”
“好,我努力就是。不过,大哥,在这之前我们要充分发挥大运河的作用啊,大运河勾连南北,是很重要的运输通道。”
“你说的我也知道,所以我才让人在江都杨广行宫的基础上给你建造一座王府,由你为我把住江南钱粮命脉我放心啊。”
“为大哥解忧,作弟弟的义不容辞啊,但是修建王府能不能就算了,而且现在百废待兴,能不大动土木的就不大动土木了,毕竟你也知道我家就四口人,加上仆役也不到二十口,那么大房子给我住不荒废了么。”
“正是可虑节俭,所以我才想着改一下那行宫做王府,你若不同意,那我就命人在杭州选址新建了。”
不得已,高不二只得受领了。
接着高不二又将火炮、火药的制造方法交给了李渊,李渊早就听闻高不二手中有会打雷的神器,但是听李孝恭说了制造之难,所以也没有问起过,而今一听高不二将炸药的危险性和火炮的低成功率,总算见识了。
“之前就听闻孝恭说过这火炮,没想到如此难造,不过如此神器再难也要制造,如果拥有,我大唐军队就真的会天下无敌。”
高不二点头同意,并建议成立专门的匠作监进行研究、制造,李渊无不应允。
高不二又道:“如今大哥既然把都城定在长安,那么就不能再像隋朝一样靠南粮北运供给长安,必须要实现自给自足,关中平原开发出来,养活几百万人口还是可以的,如今我们又有新农具,人手也够,得赶紧做这事。”
“兄弟说的是,为兄也注意这个问题了,也开始琢磨这个事儿了,只是农作物不是其他,挑地方,不知道种植什么最好。”
于是高不二便将红薯推荐给了李渊,而今天下百废待兴,最缺的就是粮食,一听有亩产四五十旦的新粮食,还不挑地,大江南北都可种植,而且南方已经种了多年,亩产骇人,李渊立马坐不住了。
看天外已经见亮,于是立马传令,让杭州刺史顾赐八百里加急护送殷峤进京,李渊准备任命他为大司农,负责推广新农具、新粮食。另外还要他带足够一万亩地种植的红薯,这种高产的粮食早一天推行天下,就少饿死一个人,因此李渊很重视。
之后又命令李建成三兄弟及宗室入宫,李渊准备安排火器制造和火车研发工作。
李建成三兄弟距离皇宫近,最先入宫,李渊、高不二两人已经在御书房等他们了,见三兄弟前来,立马让三兄弟向高不二行跪拜大礼叙叔侄之意,三兄弟心悦诚服,大礼参拜,高不二一一扶起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