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5/5)

四渎就是黄河、长江、淮水、济水。

拥有独立源头,独立水系,最终汇入大海,谓之渎。

“黄河的水量比淮水要大的多,淮水河道不足以承载如此大的水量。”

“这也是黄河夺淮入海后,水患频发的一个主要原因。”

“多余的黄河水,会涌入淮水支流,巨量的泥沙在支流淤积。”

“用不了多久,淮水的支流会彻底消失……”

“这也意味着,存在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淮水,将彻底消失。”

“就算将来黄河回归故道,淮水也回不来了。”

朱雄英还不能意识到,淮水消失意味着什么,但潜意识里却知道,这不是什么好事。

陈景恪继续说道:“淮水的事情先不提,只说眼前。”

“等到这些支流被泥沙淤平,全靠狭窄的淮河水道,如何容纳如此巨量的黄河水?”

“所以,工部利用淮水支脉,分流黄河水的策略,就是饮鸩止渴。”

“用不了十年……或许只要五年,黄河下游将彻底失控。”

这不是陈景恪胡诌,而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

一开始利用淮水支脉分流黄河水,效果很好。

然后没几年这些支脉全部被淤平,治理黄河就只剩下最后一条路,加高河堤。

不停的加高,一直加到决堤改道。

还好,后来有人发明了束水攻沙,缓解了这个问题。

强行支撑到清朝晚期,黄河彻底失控,重回故道。

黄河是回归故道了,但淮水水系遭到彻底破坏,大部分河流都被堵塞。

小雨涝,大雨淹。

整个淮水中下游,彻底成了洪涝区域。

直到二十一世纪初,人工整理水系,才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这么说,黄河夺淮入海就是一场彻彻底底的灾难。

一场持续九百年的灾难。

朱雄英被他描述的场景吓到了,情不自禁的咽了一口唾沫,脱口而出道:

“那就更要种树了。”

陈景恪摇摇头道:“难。”

朱雄英不解的道:“为什么?”

他不理解,那里的地能种庄稼,为什么不能种树?

陈景恪叹了口气,说道:“小冰河期到了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