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你家族是谱批发的?(2/2)
朱元璋再次点头,当初要饭的时候,谁要是给他分田分婆娘,让他去哪都愿意。
“还有大户人家的奴仆,大明继承了辽金宋元三朝太多的糟粕。”
“汉唐时期朝廷努力减少贱籍奴隶,隋朝隋文帝更是公开和贵族抢夺人口,不允许贵族蓄奴。”
“据说唐太宗年轻时,因为家中奴仆太少,土地没有人耕种,其母太穆窦皇后带领他们亲自种田。”
“只是辽金元乃蛮夷建国,还保留了这种制度。”
“至于宋朝我都懒得再鄙视他们了,他们是第一个主动增加贱籍人数的朝代。”
“甚至一度将平民的地位,贬低到和贱民同等,就这还好意思说自己以文治国。”
“后来大明立国,您老人家日理万机,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没顾得上这一块。”
“这些糟粕制度就被保留了下来。”
“这些奴仆虽然生活在大明的土地上,却并不能算是陛下的子民,而是他们主人的私有物品。”
“这叫什么?这叫与君抢民,他们抢夺了本属于您的人口。”
朱元璋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儿,听到后面一脑门黑线,打断道:
“行了行了行了,咱知道你爱民如子想废除奴籍。”
“不用拐弯抹角,这件事情又不影响国体,咱就答应你了。”
“你直说,准备怎么改?”
陈景恪心下一喜,说道:“废除奴籍,将奴仆改成契约制。”
“契约时间为五年、十年、十五年不等,期间要保证奴仆的薪酬和基本的权益。”
“时间到了之后,如果双方都同意,可以到衙门续约。”
“如果双方有任意一方不同意,则不能续约。”
朱元璋突然沉默不语,让陈景恪很是担忧,莫非他不同意?
哪知,朱元璋却幽幽的问出一个问题:
“你可听说过纳妾救人的说法?”
陈景恪摇摇头,纳妾和救人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朱元璋叹道:“当人活不下去的时候,有人递过来一根稻草,都是活命的希望。”
“尤其是乱世,百姓无立锥之地,男人都活不下去,女人更是凄惨。”
“哪个大户人家,要是肯广纳妾室广收奴仆,即便他再刻薄,也会被视为大善人。”
陈景恪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是害怕有些穷人,连做奴仆的机会都没有。
对于这个想法,他只能说很幼稚。
“陛下,大明现在地广人稀,还远未到考虑此事的时候。”
“前朝有丁税,大明准备摊丁入亩。”
“不用缴纳丁税不用服徭役,就算失去土地,百姓还能靠做工勉强糊口。”
“况且,大明未来要给皇子皇孙们建制立国的,又需要大量的人口。”
“就以晋王为例,他想在碎叶川立国,就算给他五百万人都不够用。”
“您有二十几个儿子,太子现在有三个儿子,未来会更多。”
“太孙也会有很多儿子,太孙的儿子也会有很多儿子……”
“就大明这点人口,就算再翻十倍,都不够用。”
“现在咱们多解救一个人,未来就能繁衍出十个人来,缓解大明的人口压力。”
“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与之前任何一个朝代都不一样的情况,不能再用以前的老思想去衡量问题了。”
“陛下,这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您拿出魄力,做前人连想都不敢想之事。”
朱元璋被这一句‘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给说的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推行变革册封诸王。
然而老朱毕竟是老朱,很快就冷静下来:
“嘿嘿,一不小心又差点被你小子给忽悠了,什么做前人不敢想之事。”
“咱只要大明国祚能多延续几年就满足了。”
“不过你这个提议确实有几分道理,摊丁入亩之后,大明百姓身上的重担减轻了许多。”
“就算真的失去了土地,也能活的下来……”
“嗯,咱想起来了。还要开海,在民间推广手工业,生产很多商品……”
“如果能赚到钱,肯定会有人扩大规模,雇佣人手做工。”
“如此一来,失地百姓凭借做工也能活下来。”
“嘿……你小子的算计可真深啊,环环相扣……”
“你能给咱说说,你还设计了那些环节,让咱也涨涨见识……”
陈景恪憨笑道:“陛下真的太高看我了,有些真不是提前设计好的。”
“世界的规则本就是一张环环相扣的大网,牵一发而动全身。”
“大明之前的变革,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朝局和民生。”
“之后的每一项改革,其实都是之前变革的延伸罢了。”
朱元璋略微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露出释然之色。
要是陈景恪真能算那么远,他反而要寝食难安了。
只是他不知道,陈景恪是穿越者,是站在历史高度来做的布局。
已经不是走一步看五步,而是看的全局,看的几百年后。
不过陈景恪已经说服了他,废奴确实会引起权贵和大户的反对。
可比起当年隋文帝,从士族、勋贵、豪强手里抢夺人口,难度要小了不知道多少倍。
而且废奴的时机也确实成熟了。
以前有人头税、有徭役,还有其他各种限制。
真全面释放奴仆,反而是害人。
现在这些全都取消了,百姓的生活压力减小。
而且大明现在确实地广人稀,有足够的土地分给百姓。
废奴反而有助于恢复生产,为后续分封诸王打基础。
最后一条才是关键的,人口自然优先给子孙后代的封国,你敢和咱的子孙抢人口。
你家族谱是批发的不成?
“好,此事咱会和太子商议,让他一并拿出改革章程来。”
“等人口和土地清查完毕,和新税法一起颁布。”
陈景恪欣喜的道:“陛下圣明。”
朱元璋无视了他的马屁,说到:“高丽之事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