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苍生局,道长三大恨,天地霸拳,秦皇破限,(2/2)
此剑果真与元君有缘啊,这一次是元君占了你的大便宜了。”
“卧槽,挂壁。”元君自鸣得意的声音在易尘心中响起,他不禁内心深处发出一声惊呼,随即神色陡然幽深起来。
“元君,你为何修行得如此之快?”
“修行很难吗?元君躺着不动修为自动就会涨,参悟天地简直和吃饭喝水一般简单,也就寥寥几道法门参悟有些吃力而已,你不也是这样?”
望着元君一副‘自己人’的神色,易尘忍不住传音叮嘱道:“元君,这些隐秘千万不要对外人说。”
“伱放心,不是自己人元君才不会说,你当元君傻啊,大多时候元君都机智得一匹。”
“小狼,虽然你天资不差,也拥有惊世智慧,但是这北斗元君殿主还得是元君来当,你还是太年轻了。”
“等你哪天修为超过元君了,你再来当殿主,元君来当贪狼星君。”
这一刻,桃花面具之上浮现弯弯眉眼,笑意盈盈,元君终究是图穷匕现,该死的胜负欲还是出卖了她在易尘面前卖弄的小心思。
易尘:“.….”
“好!”有人斩钉截铁的回复道。
一想到未来‘诶呀,贪狼星君的胸大肌为何如此浮夸,让元君瞧瞧’这般名场面,易尘顿时感觉充满了干劲。
差点忘记了,元君摸了他两次了,此仇他慑世纯阳不得不报。
此番之后,两人没有再度传音言语,皆是席地坐下,凝视前方,此刻玉清真王却是在前方三十二名掌道真君之内,操控支撑着大阵。
易尘于背后望着元君姣好的背影,神色莫名。
元君身上定然有大秘。
三个多月凭借一把他送出的蛊雕邪剑,竟然能参悟到如斯程度,这简直匪夷所思。
与其说是元君顿悟,他更愿意将其理解为元君不过是取回自己以前的修为罢了。
或许待他闲暇时该查一下蛊雕剑的来历,以及历代蛊雕剑主的生平了。
“天下英才如同过江之鲫,这修行界真是迷雾重重啊。”
“不知元君又是何等奇异大树。”
易尘谓然一叹,此刻他蓦然想到了沉海潮,想起了红花老魔死前的异状。
“踏马的,沉海潮莫不是寄生树?分裂成一堆的树种,还霸占别人树干那种。”
各种猜测纷至沓来,天主,千年帝君,沉海潮….各色名字闪现在易尘心头。
前路断绝多年,这天下为了那冥冥中无上超脱之境,不知有多少英杰在其中布局,埋头前行。
有的人已经死了,有的人依然在路上,有的人则接过他人火炬,更进一步,真可谓百舸争流。
….
….
浊浪排空,惊涛拍岸,卷起万堆雪。
牵引大阵之下,东洲大地各处升腾出一百零八道金光,洞开厚重云层,整座大陆好似一艘巨大的战舰一般开始动了起来。
大陆架底部,则是一道虚幻的金光阵盘,天干地支显示其上。
易尘震惊的睁开双眸,透过天际之上的光幕,只见东洲各处包裹着厚重的一层金光,竟是一会撕裂空间,显现于无穷海域之上,一会往前疾驰,击水三万里,大浪倾天。
“好好好!大陆猴版曲率脉冲引擎是吧。”易尘抬首望天,豁然起身!
连续闪烁九次,击水九次之后,只见天色蓦然黧黑,诡异的毁灭气息充斥天地。
乌云疾驰,落雷闪闪,妖风大作。
青绿色罡风从九天垂落,冲击在‘航空母舰’舰首。
罡风凛冽,止住了大陆继续穿越的步伐,阻碍了大陆击水之进程。
“这是,天罚?”
“三陆合一本是天意,但是吾等以人力强行将此天意提前,终究是遭到了反噬,莫非这一次牵引大阵竟然要功败垂成?”
海龙城内,无数修士腾空而起。
甲板之上,诸多修行高人议论纷纷。
就在此刻。
甲板之上,一名身材高大全身披甲的银发老者越众而出,此人背部还插着三杆写着‘王’字的小旗,迎风招展。
他推金山倒玉柱一般轰然跪下。
“臣,王翦,请旨镇退罡风!”
“准!”
“臣,领旨!”
一道金色圣旨自千年帝君大袖内飞出,人群中顿时掌控阵法的一名掌道修士发出惊呼。
“这是祖龙金旨,大秦镇国重器之一!九痕道器!”
九道龙形道痕自圣旨之上飞出,无数篆文飘落,化作一件战袍,萦绕在王翦周身。
大秦重臣,以仕三朝,垂垂老矣,修为臻至掌道九重的王翦修为再度往前,气势更盛,开始朝着不可思议的方向迸发。
“王翦,此刻气势已经破限了,他修为虽然仍是掌道九重,威势却是朝着吾等梦寐以求的境界踏出了一小步。”
“可惜,得祖龙金旨之助,破限一次,距离打破樊笼,走完踏天之途,仍是不够。”
太上道门太清子,之前论道之时对易尘格外欣赏的白发道人瞳孔一缩,竟是喃喃自语起来。
“蕞尔罡风,亵渎龙威,其罪当诛!”
银发老者躬身行礼,拔下身后铁血大旗,身披金色篆文风暴,当即朝着那从天而降的青绿罡风撞去。
老将军虽白首,气势依旧如虎如龙,身后三杆铁血大旗穿风破浪,组成玄异阵法,竟是硬生生冲破罡风。
就在众人震撼且欣喜之时,乌云再度翻滚,天意好似被激怒一般,黑色的雨滴竟是朝着银发老将王翦的方向袭来。
青绿罡风再现,比上一次愈发好大。
此刻,王翦气喘吁吁,法力十停中去了九停。
众人神色再度一紧,为之奈何?
“王大将军辛苦了,退下吧。”
此刻,千年帝君霸道威严的声音传来。
一道威严身影脱离大阵屏障守护,信步走入风暴之内。
一拳轰出!
“今有天风戾雨,亵渎龙威,冒犯朕躬,其罪当诛,天意有知,且听朕言,悬崖勒马,勿谓朕言之不预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