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募兵之论(3/4)
好书推荐: 全民藏宝图,只有我能看到提示
诡舍
诸天:从综武世界开始
灵墟,剑棺,瞎剑客
官场:分手后,我转身考上省组部
宿舍求生,我被拉进了管理群
全球异能:开局觉醒紫霄神雷
山野妙手村医
贞观小闲王
谍战小特务的逆袭
这一时期的明军普通军士多了一个每日支取的“口粮”福利,标准为银三分三厘。
这其中比较出名的便是戚家军,其军兵卒每日的军饷标准就是口粮三分三厘,行粮一分二厘,一年军饷标准大概在十八两白银左右。
再往后的明穆宗至明神宗时期,在张居正主持下的明军募兵福利再次上调,募兵每人发三两安家银,二两行粮,入伍后还能支取每月一两二钱到五钱的月粮。
当然,表面上是这样的标准,但实际发到士兵手里有多少就很难说了……
可以说,朱祁镇的这套募兵制度,尽管被历代皇帝缝缝补补,但最后还是崩溃了,并且最后还拖垮了五寺六部。
拖垮的原因也极为简单,便是徐辉祖所说的民生工程问题。
晚明天下诸多水利工程因为户部财政的捉襟见肘而多年得不到维护,最后到了天启、崇祯年间,面对小冰河引起的气候问题,赋税重地的江南多次遭遇海水倒灌,地方水利工程无法排淤,苏松常杭等府多年颗粒无收。
这些问题加上最后士绅抗税、官员腐败、中枢不作为等问题,直接导致的就是江南没办法正常的为北方供血。
徐辉祖说的并没错,但他忘记了一点,或许先进的募兵制会拖垮大明的财政。
不过他没想到一点,那就是经济并非一成不变的。
“舅舅说的不错,如果军队一味的靠户部接济,那确实容易耽搁地方的民生,不过舅舅也别忘了,大明的人口和田地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朱高煦面对徐辉祖的质疑,说出了大明日后的情况。
“人是会繁衍的,唐初人口不过一千二百余万,仅三十年后便达到两千万。”
“国朝若是如此,三十年后人口数目恐不下九千万,而大明的岁入也会增长三到四成,足够填补户部的亏空。”
朱高煦的话半真半假,因为他说的是太平三十年的情况,可照现在的局势往下走,靖难之役一定会爆发,哪怕朱棣不起兵,也会有其它人起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