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穷途末路(2/5)

明代陕西面积比北宋大,但气温略降,可即便如此,按照晚明文人所说的各地真实人口是《黄册》所记载三倍来算,明代陕西也养活了不低于七百万人。

在天启年间的旱情爆发前,陕西就已经有了民不聊生的情况发生,粮价只有临近河南与四川的地方还算低,其余地方粮价都比关东要高出太多。

大明在陕西及甘肃有二百三十余万口,但这个数据是洪武二十六年所记载的,距离如今已经有十一年了。

十一年时间,谁也不知道陕西和甘肃有多少人口。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陕西和甘肃的人口民族比例是极不合理的。

就朱高煦与朱棣治理大明以来的三年时间里,陕西和甘肃先后爆发了二十六次鞑官和色目官员的叛乱。

这还是能呈奏到他们面前的次数,在五军都督府那里恐怕更多。

色目与蒙古人在西北占据半数都算保守了,真实情况恐怕要更多。

迁徙西北色目、蒙古百姓入关东,甚至江南,然后迁徙汉人前往当地,这才能慢慢解决当地的问题。

“此外,迁徙色目、蒙古等百姓前往山西、湖广、山东等地。”

朱高煦补充结束后,便不等群臣开口,直接示意鸿胪寺卿退朝。

“退朝——”

“殿下千岁……”

群臣似乎早就习惯了朱高煦专断独行的朝会方式,也没有人会来说他的不是,因为说他的人,已经被朱高煦利用陈瑛、纪纲二人给处理了。

洪武年间四大案的老味道,似乎又在南京空气中飘散了起来。

乘坐金辂,朱高煦返回了春和殿,朝臣们则是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

他们有的走出宫去衙门办事,也有的去文华殿班值,总之就是不想在奉天殿广场上站着。

庙堂的气氛让他们浑身不自在,甚至不由得怀念起了朱棣执掌朝会的时期。

此时此刻,希望朱棣早些结束北征,返回江南的官员是越来越多。

不提他们的想法,返回春和殿的朱高煦便投入了处理政务之中。

一百六十余本奏疏批阅起来耗费精力,各地发生的战事、赈灾、蠲免等事情都需要他过目。

“贵州的苗瑶叛乱是愈发频繁了,看样子是抢上瘾了,不知道天朝火器之威了。”

朱批了一本贵州瑶苗叛乱的奏疏后,朱高煦便调侃一句,并对亦失哈开口道:

“让顾成率兵奔赴贵州镇压叛乱,另在渤海、辽东训练十个火炮营。”

“殿下,十个是否太多了?”亦失哈询问朱高煦,毕竟一营三千人,十营就是三万人。

如今关外虽有二百余万百姓,但男丁也不过就九十几万,一下子募走三万人,确实有些太多了。

“不多,十个刚好足够。”朱高煦摇摇头,并让亦失哈调拨钱粮给关外。

“户部那边,今年秋税征收汇总后,再调山东、北平二地八百万石税粮给辽东。”

“若是郁新说太多,那就告诉他朝廷明年要迁徙人口充实漠东,这些钱粮之中大部分都是为漠东准备的。”

“其次,兀良哈驱逐后,将兀良哈秃城更名,并设为大宁都司治所,再置三个府,三个卫。”

“卫所军户充实后,其余发配当地的就地开荒为民。”

“卫所和府的名字,如果陛下有兴趣,便让他来取名,没兴趣就由我来弄。”

说罢,朱高煦将此事翻篇,继续开始处理奏疏。

在亦失哈的围观下,那一百六十余份奏疏并没有为难朱高煦太久,从辰时(7点)到下午的酉时(17点),所有奏疏被处理干净,这让亦失哈反应了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