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各怀鬼胎(3/4)
“只可惜从日本运粮食的耗费太高,不然我们也不会这么狼狈。”
摇摇头,汤旻翻身上马前往了宣慰司衙门。
在那里,这些土人会被分配,而他这次的战果则是可以得到三十个青壮年,以及二十几个妇孺。
“您自己想想,大明周围这群属国,已经太平多久了?”
朱棣沉吟着捋了捋胡子:“瓜、沙和肃州倒是有这么多人,可迁徙之后还得从甘州和凉州、武威等地迁徙过来。”
交代一句,汤旻便转身走入了衙门深处。
“哈密的草地可以开垦四十余万亩耕地,另外平安上疏,请朝廷在东天山北部的草原也修建城池。”
“这些地方发展速度不慢,朝廷虽然不太可能把蒸汽机率先作用在当地,但混凝土等技术他们已经掌握,当地的建筑也与中原无异。”
人口增加后,一两黄金一份的抗疟粉也就显得格外金贵了。
因此,他们这次来,主要是抱着这样的目的前来,而大明必须要做好应对措施。
“这么一来,上面的那位才会看得高兴,懂吗?”
“真的要让他们继续在昆仑洲开疆拓土?”
前方十余里外就是一片大海,而滨海的这块平原上则是充斥着大量穿着简单粗布麻衣的土著人。
“满剌加海关去年的文册里,各国商船一共缴纳了二十二万四千余贯税收,其中六万余贯是正常商税,剩下的基本都是金银等商税。”
瞧着他远去,武官擦了擦额头不存在的汗水,拿着文册转身离去。
朱棣都被各国的蛋糕给馋到了,瞧他那模样,朱高煦点头解释道:
在一片喊杀声中,穿戴甲胄的一群汉人正在对山林之中的土著人追杀。
“换而言之,他们每年从昆仑洲获得的金银数量在一百八十万贯左右。”
在朱高煦退下的时候,他们口中讨论的北洲宣慰司也在急剧的扩张中。
想到这里,他的眼底流露出了野心。
朱高煦解释完后,朱棣也就没有什么过多的问题了,只是让他自己看着办,随后便示意他退下了。
相较于这两个,朱高煦更担心的是朝鲜和日本这两个家伙。
朱高煦大概解释了一下,随后便将视角转向了海外。
他们手持农具,在田间不断开垦荒地,并且有大量身穿甲胄的汉人骑兵在监督着它们,一眼看去,数量不下数百人。
“杀!!”
与船队相对应的,是他们在中非的十几万奴隶和上万军队。
“同知,这是宣慰司的《黄册》和《鱼鳞图册》,请您阅览。”
作为抓捕队的小旗官,他每次抓捕都能获得十分之一的人口。
一道声音响起,只见一名二十出头,身材瘦弱的男子策马而来,献媚的与青年人对话。
“因此我准备在哈密设哈密县,在东天山北部再设伊吾县,归哈密节制,置哈密府。”
除了日本和朝鲜还偶尔有摩擦外,南边的占城、甘孛智、暹罗、大泥、满剌加、满者伯夷、亚齐苏门答腊等国都老实了很久。
这其中,不少人都从城外通过各种方式获得了女人,因此在街上的女人并不算少。
除了石亨,其它的队伍也带回了不少土人,这一趟下来,起码有一两千土人被俘获,其中壮劳力超过半数。
这还是专供军队的马场情况,如果算上民间的,大明朝的马匹数量会更多。
朱高煦轻描淡写的说出了各国在昆仑洲的蛋糕情况,而这还只是大明统计到的,如果算上走私的,那恐怕比这还要多。
不多时,等他回到宣慰司衙门,早早等待的许多武官也交来了一份文册。
“大概七日时间。”站在一旁的军吏回答了汤旻的问题,汤旻闻言点头:
只可惜,这群兵卒到了最后都会带着这群人返回大明,能留下的人只是极少数。
这八万余匹马的代价,不过就是区区六十万贯和八千四百吨干茶罢了。
话说到这里,朱高煦便也不再继续说下去,朱棣闻言则是询问道:“北洲的情况如何,你的那个北洲宣慰司,确定能成为补给点?”
这样的情况下,加上抽水机对农业灌溉的帮助,朱高煦也觉得是时候为甘肃设三司了。
青年人名叫石亨,他并非是建文佞臣,而是因为他父亲贪腐被牵连流放到的北洲。
“这些天我研究了一下乌斯藏,按照你给出的大明沙盘,这乌斯藏对朝廷确实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朵甘地区。”
里面的房屋院落整齐划一,每一个院子都代表一小旗。
“不过对于军队来说,东天山北部的草场如果开发成为耕地,差不多能提供二十余万亩耕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