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女帝武则天(大章)(1/2)

【第三位是东汉的开国帝王,汉光武帝刘秀,刘秀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

他在登基为帝后,注意民生,与民休息,在位期间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减少百姓的赋税负担,在收成不好的年代,经常开仓放粮,救济百姓。

在军事上,他对于掌兵颇有见解,比较看重军队纪律。

而且他本人也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奇才,在军事上精通兵法,以少胜多,出奇谋,料先机,克敌制胜。

因此,汉光帝刘秀是一位仁帝,也是一位军事家。

公元57年,刘秀的车驾从洛阳出发到达山东曲阜,又从曲阜出发到达泰山奉高,刘秀来泰山封禅,随从的贵族官员甚多,大家在山下斋戒的同时,做封禅的准备。

刘秀上泰山之前,先派石工在泰山刻石,随后登山,刘秀居车,诸大臣步从,中午以后,刘秀遂至泰山之巅,下午,等到众位大臣们都登上泰山顶后,封禅大典便开始了。

此外,刘秀还着力强调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功绩,仪式结束时,诸大臣及随从山呼万岁,山鸣谷应,十分壮观。】

【第四位是唐高宗李治,从高宗时期的历史发展来看,李治的功业也并没有落后于其他朝代的皇帝。

登基为帝后就关心百姓疾苦,主动向各位大臣询问民生情况,鼓励大臣们积极献言献策,来改善民生福祉。

而李治也是一如既往的把百姓疾苦挂在心上,积极采纳大臣们的建议,为百姓减轻负担,让百姓过得轻松幸福,在法律建设方面做出贡献。

高宗时期,灭亡了东西两个大敌,西突厥与高句丽,也顺势压制了日本的气焰,高宗完成了太宗没有实现的梦想。

单凭这些功绩,李治是有资格去泰山封禅的。

但是顾及到自己的老爹唐太宗李世民,毕竟论功绩,他老爹都没有去泰山封禅,他怕自己去了,会被天下人背后议论。

但是他老婆武则天看穿了他的想法,而且武则天本人更想去,于是在武则天推波助澜和大臣们的进言下,李治才正中下怀的接受了大臣的建议于泰山封禅。

麟德二年,唐高宗带着老婆武则天去泰山封禅,场面极其浩大,外藩使节大臣同行。

武则天还开创了女性祭天仪式的先河,实现了她的政治目的,为将来登基大宝铺好了道路。】

《光武帝刘秀,最完美的帝王》

《东汉的运势基本上都在刘秀这了,整个东汉,估计也就记住了一个汉光武帝》

《刘秀一生都顺风顺水,导致他真的没什么存在感,只记得一個开大召唤陨石这一个事》

《刘秀完美到史学家都找不到喷的借口》

《刘秀是位面之子》

《李治是中国帝王前十的存在,只是前面有他文治武功达到巅峰的老爹,后面是历史唯一正统的女帝》

《高宗真的惨,前有李世民,后有武则天,自己反而不出名》

《要不是李治后面身体不行,哪有武则天什么事》

《李治只是输在短命,武则天就是他调教出来的》

《李世民没去封禅确实可惜了》

《确实,李世民没封禅是泰山的损失》

《唐太宗:都是魏征那个杠精不让我去!》

《可惜唐太宗被劝谏了之后就没去》

《实际上魏征也就劝谏了一次,后面两次都同意了,只是出了些事没有去成》

《主要是李世民没把封禅当回事,所以去不去都OK,李世民的含金量不需要封禅来证明》

《李二要是封禅,后面也没几个皇帝有资格去了,武有统一天下北击突厥,文有贞观之治》

《能够和秦皇汉武并列的绝对是李世民,某种程度来说,李世民最均衡,没有啥短板。秦始皇对外功绩有目共睹,对内民生残暴。汉武帝对外领土扩一倍,用兵过度,对内打空了家底。李世民相对做的更好,别说什么杀兄弟,关我等老百姓屁事,又没伤害老百姓,又算什么大的污点呢?》

东汉。

刘秀:朕太完美也有错?还有,朕真的不是位面之子,而且陨石也不是朕召唤的,要朕说多少次,朕都说累了。

此刻的刘秀内心很受伤,就因为他一生顺风顺水,太过完美,导致他在历史上没什么存在感,他都不知道找谁说理去。

太完美又不是他的错,他能有什么办法,他也不想的。

说起这个就郁闷。

他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生活安居乐业,群臣和睦相处,天下臣民一致拥戴他。

按理来说,他比华夏历史上绝大多数皇帝都优秀,历史上应该有他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结果呢,就因为他太过完美,导致他在后世没有存在感。

更离谱的是,后世人只记得他打仗时天降陨石,还要说成是他召唤的。

他深深的叹了口气,已经不想多说什么,后世人误会就误会吧,他也不想多解释什么。

大唐。

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怎么会是李治?

李世民此刻完全没有理会后世人把他的功绩和秦皇汉武并列,而是全部心思都沉浸在李治成为下一任皇帝的可怕事实中。

看到李治成为皇帝的那一刻,他已经彻底失去理智。

他满脸惊恐的想到了一个很可怕的猜测。

现如今的太子是李承乾,太子才是下一任皇帝的接班者。

可现在接班的是李治,这不禁让他产生一个可怕的想法。

难道李治学他一样弑兄上位吗?

一想到这个可能性,他浑身冰凉,好似坠入万丈深渊。

他当初玄武门兵变,弑兄杀弟登上皇位,这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可现在一想到他的小儿子李治有可能有样学样,他就感到无比痛心,浑身都在抽搐。

他不敢相信这个结果,他也不愿意相信他的儿子走上了和他一样的道路。

他不断的在心里说服自己,一定是太子李承乾出了意外,才导致他把皇位传给李治。

只有这样想,他心里才好受点,他不想弑兄上位的惨剧发生在他儿子身上。

可即便这样想,还是不能让他彻底打消李治弑兄上位的可怕想法。

因为他发现一点,他还有一个及其宠爱的皇子李泰。

即便是太子李承乾出意外嗝屁了,他大概率也会把皇位传给李泰。

可现在却是李治登上皇位,那皇子李泰呢?

难道李泰也出意外嗝屁了吗?

他自己都不相信这样的巧合,怎么可能一连两个儿子都嗝屁了呢!

唯一的解释只有……

他心中产生了一个不好的想法,怎么也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那个及其可怕的想法。

如果小儿子李治也学他一样连杀两个兄弟,他可能会发疯。

因为这是他最不愿意面对的事,他不想自己当年造的孽多年后报应在自己身上。

看到陛下脸上痛苦的表情,长孙皇后一下子就猜到陛下心里在想些什么。

于是长孙皇后连忙拉过李世民的双手紧紧握住,并轻声细语的安慰着。

“陛下,不用瞎想,这里面肯定是有什么意外,我相信稚奴不会干出那种事的。”

长孙皇后语气坚定,她不相信自己亲生的三个儿子会自相残杀。

至于稚奴为什么登上皇位,她猜测其中肯定是有什么变故才导致陛下把皇位传给稚奴的。

有了皇后的安慰,李世民慌乱的心慢慢镇定下来。

他刚才只是下意识的恐惧报应落在自己身上,才导致自己如此失态。

现在镇定下来后反复思索,他也发现稚奴不可能弑杀兄弟登上皇位。

如果稚奴真的弑杀兄弟,他根本就不可能把皇位传给稚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