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第 21 章(1/2)
叶勤将这风扇的来历大体说了一遍。
缘由只说是利圣学因为一稚子之言突发奇想造出了这个风扇,因是听了他家小儿之言造的,所以造出来之后,就送来一个三扇叶的风扇给他们家。
叶勤:“据说利圣学造了一个九扇叶的,已经献给皇上了。叶勤觉着能献给皇上的物件一定是好东西,不敢藏在家中自己使用,又不知道要献给谁,干脆今天就拿到王府来了。请诸位皇阿哥们明鉴。”
这话说的倒是挺实诚。
诚郡王胤祉道:“这原本是上用之物,你既得了,很是应该供起来,不要拿出来才是。”
胤禟掏掏耳朵,不苟同道:“三哥,人家都说了,是不敢藏在自己家中,才拿来给咱们,让咱们帮他处置的。供起来有什么用?只是供在自己家中,谁知道他有没有偷着用呢?到时候又是说不清楚的一桩事儿。”
大夏天的,要是他家里有这样的好东西,他是一定会忍不住日日用,时时用的,还供起来,真亏这个老三能说出这样的话。
胤禛道:“倒是一片诚心。如今天气闷热,宁寿宫那里很需要这样一台风扇消暑,三哥,不如由你起头,代表弟弟们给汗阿玛上封奏折,说明其中缘由,着内务府造办处按规制先造几台风扇出来用着,省的来回奔波了。”
宁寿宫有了,那么各宫娘娘们是不是也要有?在座的阿哥们谁都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所以胤禛这话一出口,立即引起了众位皇阿哥的热烈反响。
胤祉还是有些犹豫,道:“这,是不是有先斩后奏的嫌疑?”毕竟这里他最大,他是哥哥,有什么事都得是他担着。
胤祺道:“汗阿玛一向对奇技淫巧这些物件不甚上心,而且,是先造了给皇玛嬷的,汗阿玛不会计较的。说不定还会夸三哥你孝心有加呢。”如果不是让众位兄弟们见到了,胤祺一定会先将这台风扇拿去宁寿宫献宝去。
不止宁寿宫,胤祺还有两宫都得想到,一个是生母宜妃的翊坤宫,一个是小博尔吉特氏的咸福宫。小博尔吉特氏是皇太后的族妹,是康熙后宫中的蒙古妃子,虽然没有封妃,但享一宫主位妃位的待遇,在后宫中更有着平衡蒙古和满清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她还是皇太后的亲戚,因为皇太后只说蒙古语,所以在后宫中,太后和这个小博尔吉特氏关系亲近,于情于理,被皇太后养大的胤祺都得想着她。
胤祺平时少有和兄弟们相聚,即便不得不聚在一起,也是寡言少语,这次他却是一再出声,可见这个风扇,实在是得他的心意。
胤禟就更积极了,不止想着母妃宜妃,他还从这个风扇上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他都已经开始在脑海里构思如何赚钱了,若只供皇上一个人用,那他还怎么赚钱啊?
背着汗阿玛里赚黑钱吗?
那多没意思。
胤?的生母温僖贵妃已去世,倒是没有母妃需要孝敬,但他自己就不需要了吗?他还有很多显贵的母家亲戚呢。
胤祉见所有弟弟们都“殷殷”看着他,以他马首是瞻的样子,心下升起奇异的满足感,他轻咳一声,道:“那好吧,哥哥我就给汗阿玛上封折子说明这风扇的事。只是,内务府那边如何造,造多少,你们自己商议吧。”
胤禟和胤?立即去看胤禩,胤禩勾了勾唇角,道:“我给嘎达混说一声,让他准备些好点的木料就是了,至于造办处工匠那里,弟弟就力有不怠了。”
胤禩嘴上说着力有不怠,但眼睛却是看着胤禛的。
胤禛呷了口茶,道:“造办处那里,我叫人给满达礼送个信儿,让他出两个有手上功夫的先造来看看。”满达礼是造办处总管郎中之一,更是德妃的一个堂弟。
德妃乌雅氏包衣出身,父祖都曾在内务府当差,祖父额参更是做到了正一品内大臣。如今德妃这一支的兄弟都有了外朝差事,但一些旁支子弟还在内务府继续干着祖辈的活计呢。
所以要论内务府的人脉深广,胤禩拍马赶不上胤禛,只是平时人四爷不显山不露水罢了。
而且,胤禛说的是出两个手上功夫好的,意思是让满达礼选两个有真本事的师傅,带着他手下的一众小工们去造风扇,要不然,光皇阿哥就这么多人,两个人得造到猴年马月去?
胤祺当先拍手道:“再好不过了,兄弟们就等着了。”反正风扇造出来第一个他是要拿去永寿宫献宝的。
看弟弟胤禟这么兴头,翊坤宫那里就交给他吧。
众位皇阿哥们分工合作分派任务去造这风扇的时候,叶勤就在旁安静听着,没一会,恭亲王常宁第三子海善来请众位皇阿哥,说是祭礼开始,需要众位阿哥们到位了。
叶勤这才随着皇阿哥们出了偏殿,跟随大溜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磕头哭灵。
一直忙到太阳落西了,叶勤才在胤禩的邀请下,一起结伴回牛角湾胡同。
回到家后,叶勤换了身衣裳,开始跟妻子儿子说起今日恭亲王府之行。
叶勤先是感叹:“咱们早上的时候还在家说呢,不知道这风扇到底花落谁家。嗨,等去了,就知道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儿。”
“这群皇阿哥们聚在一起相处融洽的很,并没有什么争抢的举动,反倒你一言,我一语的,将那个风扇到底是怎么扇风的给说了个七七八八。我反正是没听懂,但听着很有道理的样子,啧啧,这群皇阿哥们,真正是学富五车,博学多才,唉,这宫里的教书先生就是有本事,唉。”
叶勤一句三叹,叹完,又可惜又可怜的看了眼自家儿子,心下更是复杂难言了。
他的儿子,才六岁,学识上就看着不比那些皇阿哥们差呢。
德亨听叶勤说起这些传说中的皇阿哥们也稀奇的很,不过他对叶勤说这些皇阿哥兄友弟恭有些不敢苟同。
现在才是康熙四十二年,离一废太子还好几年,估计太子跟康熙爷俩的父子关系也还融洽,当然就没这群皇阿哥什么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