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山雨欲来(2/3)
目前,各派势力诉求不同,有人坚定支持《天朝田亩制度》,有人则对极圈主义敢怒不敢言。
当然,更多的战兵和百姓,则是浑浑噩噩,谁能给他们吃饱饭,他们便支持谁。
无论广德帝刘堪是否已经做好准备,他都必须尽快完成对权力的重组、控制,否则帝国将再次面临分崩离析的命运。
八月底,广东征战事基本结束。
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战争,给大齐和倭国都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齐军伤亡超过两万人,倭军则损失三十万之众。当然,幕府军主力在富士山火山爆发中葬身海底,加上各藩军民伤亡,倭国共计损失人口千万之巨。
如果不计算残存的数万倭民,和族可说已经彻底灭族。
考虑到本州、四国永远沉入海底,九州、北海道被彻底清理干净,最后幸存的数万倭民,零星分散在九州、北海道深山之中,已经不成气候,对齐国再也不能构成任何威胁。
~~~
海量的粮草物资在釜山、登州等港口聚集,初步估计约有一千万石大米被齐军“征集”至各港口,由舰船、商船昼夜不停运回大齐;
各海港码头等待装运的粮食、布匹堆积成山,精米和小麦从大门门缝中溢出来,如同洪水一般。
至于缴获的各种武士刀、铠甲、纸扇、漆器、金银珠宝,更是不计其数····
很多物资因为无处安放无力运输,最后只能将其投入大海,任由它们浮浮沉沉,当然,更多的则被放置在码头,无人问津。
这种暴殄天物的行为在各港口随处可见,此次东征缴获实在太够丰厚,所得粮食足够大齐军民两年食用,所得铁器、铜料足够铸造上万门火炮,以至于北方各省抽调上万艘货船,连同帝国舰队一起运输,也不能将所有物资运走。
况且还要运输数量可观的俘虏。
太上皇有言,十七世纪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是人才。
此次东征,俘虏倭寇不下百万,其中一半俘虏已被饿死冻死,剩余的五十多人经历了层层选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他们是最好的矿工苗子。
考虑到帝国工业葛敏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各地煤矿、铁矿、港口、盐井,急需大量廉价青壮劳力。
这些经过层层选拔,多轮淘汰的倭寇,无疑是最合适的劳动力来源。
工业葛敏的本质就是对劳动力的压榨,当然,帝国教科书上写的是“对劳动人民的解放”,这里的劳动人民,显然不包括被运往齐国各地辛苦劳作的倭国俘虏。
从东征大军攻占对马岛开始,民政和商会工作人员便陆续将倭寇俘虏押送回国,曾经不可一世的武士们,在历经十几天几十天海上颠簸后,像牲口一样被民政官驱赶走下舢板,来到各个港口,重新编列成队后,被发配到帝国各地矿场工厂。
等待这些人的,将是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的不见天日的劳作,前提是这些匠人们的寿命足够坚持到十几年后。
至于那些倭国妇孺的处置,民政官们也表现出了充分的智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