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三路凯旋(十一)决战西域(一)(2/2)

额尔德木图点了点头,脸上露出自信的微笑:“提督放心,我部定将不负所望,击穿察哈尔南线,直取叶尔羌。”

刘綎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坚定:“而我,将亲自率领明军主力,从北线进攻[注:其实从地理上来说博硕克图那一线才是最北,但那一线被视为北部屏障而并非进攻线路,因此进攻线路被视为南北两线]。吐鲁番、阿克苏、喀什噶尔等地,都是我们的必经之路。

因为地理所限,我们此战不做特殊战术安排,就这样一个城一个城的打过去。为此,元辅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已经给了我部大量火器补充,尤其是攻城用的二号重炮,现在已经装备了四十二门之多,我相信可以一路强行破城,与二位形成合力。”

他这番话,两位蒙古将领都没什么好说的,重炮不比战甲马具、弯刀箭矢,高务实只可能配备给刘綎所部明军,不可能会给他俩。

别说博硕克图这厮还有叛乱前科,就算忠诚如额尔德木图,高务实在给他火炮支援的时候也只是派出明军炮兵协助,而不是直接把火炮给他,让他建立火炮部队。这种事没法摆在明面上说明道理,但大家都很默契,不会有谁蠢到发问——你有什么好问的?你肯把兵权交给大明兵部,把兵册交给五军都督府吗?

额尔德木图与博硕克图虽然不说话,但也各自点了点头表示理解。这确实也可以理解,入疆之路本身明摆着,南线要穿越沙漠,骑兵还好说,明军主力因为有大量步兵,显然就不方便,以布日哈图的能力肯定能判断出明军主力会走北线。

北线对布日哈图而言虽然少了沙漠作为天然屏障,但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城池比南线更密集,可以逐城抵抗,通过消耗明军的进攻时间来达到消耗明军战略物资储备的目的。

明军显然不可能如蒙古军那样可以做到近乎“无后勤作战”,因此只要消耗过甚,进攻就只能停止。甚至万一消耗过度,布日哈图没准还能抓到机会反击。

由此高务实判断,双方必然针锋相对。明军不仅要求每战必胜,甚至还得是每战速胜,因为每多拖一天就会多增加一天的巨大消耗,降低自身胜利的机会;察哈尔军则必须死死拖住明军主力,让他们尽可能久的陷入苦战,把战争时间拖得越长越好。

无论高务实还是布日哈图都知道,只要拖到入秋——也就是打上半年左右时间,明军的进攻势头就无法维持了。这是后勤和气候因素决定的,人力基本上无法改变。

额尔德木图和博硕克图也知道这个道理,因此也都知道此战的关键还是在刘綎这一路。毕竟,博硕克图的任务其实是防止哈萨克骑兵入场捣乱,而南线额尔德木图虽然不需要面对强大城防,主要任务是吸引察哈尔部的部分兵力,但他即便进军顺利,却也没有能力攻破最终的战略目标叶尔羌城——那里是有强大城防的,这一点早有京华细作提供了情报。

刘綎顿了顿,继续说道:“元辅特别强调,在进攻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通信联络的畅通。为此我将安排专门的信使骑兵,确保各部之间的信息传递及时、无误,二位最好也同样作此安排,以免发生意外。”

这是题中应有之义,额尔德木图与博硕克图同时点头应允,表示会专门安排信使骑兵,确保与刘綎中军主力每天至少有一次消息联系。

刘綎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道:“元辅还提到一件事,要求我们也要充分利用当地民众的支持,他们熟悉地形,了解敌情,将是我们最可靠的盟友。”

额尔德木图与博硕克图面面相觑,前者迟疑道:“提督,不知老师对此可有更详细的指点?”

既然他开了口,紧接着博硕克图就说得更直白了:“汉人丢失西域凡六百余年,西域早已无汉人男女,高太师说要利用当地民众……这,当地人真会愿意提供帮助吗?”

刘綎笑了笑,道:“我军占据哈密半年有余,这半年来对民众极好,这一消息必然已经传遍西域。相比之下,察哈尔人进入西域可不是什么受邀前来,而是一刀一枪打进来的。

据京华提供的线报,在这一过程中,东察合台与叶尔羌诸地都有不少人惨遭屠戮。不久之后,布日哈图又东犯甘肃,为了集中更大力量,他也征召了许多当地人从军。然而,东犯甘肃虽然抢掠了一些物资,可是整体而言恐怕也没甚赚头,这就很可能导致当地不满。

还有,察哈尔部前些年改宗了喇嘛,这与西域民众也完全不同,他们很难尿到一个壶里,平日里不发生激烈冲突就算不错了,什么融为一体简直就是笑话。

有了这些条件,元辅判断察哈尔部在西域的统治并不稳固,我们完全可以加以利用。”

额尔德木图与博硕克图忽然心中一动,暗道:“元辅让我们两路蒙古骑兵都去打辅助,而不是去打人口更加密集的北路,莫不是也有教派方面的考虑?毕竟我们也改宗了喇嘛……”

虽然各怀心思,但战前商议终于还是按照高务实的手令要求快速有了定论。明军此次西征的决战,终于到了彻底拉开大幕的时刻。

——

感谢书友“书友20170107012220447”、“元舟”、“初次登录”、“CosifanTutte”、“doni”、“ATengsr”的月票支持,谢谢!